墜落的本地明星企
Super Admin
23rd August, 2022

維他奶國際(345)曾是本地明星股,市值曾超過400億元,市盈率近80倍,股價只升不跌的神話曾被股民稱為「奶茅」,就如內地A股的茅台般長升長有。不過自去年捲入政治事件後,維他奶股價一蹶不振,有說是因為內地網民罷買杯葛維他奶的產品,實際是否屬實?
看看維他奶的年報,回顧過往5年的數據,近5年最高收入為2019年75.26億元,毛利同樣是於2019年達到高峰40.42億元,自始再沒有超越過。若說是因為去年的政治事件,似乎時間段不吻合。
有說維他奶去年出現虧損,主要因為減值虧損。去年維他奶出現虧損1.61億元,維他奶的撇減存貨、應收賬款及其他應收款之減值虧損、物業、廠房及設備之減值虧損、商譽之減值虧損及品牌名稱之減值虧損,這五個項目其中後兩者是去年新加的項目,總共差不多1億元,如沒有這數項減值,維他奶去年盈利有機會持平。有可能維他奶趁去年表現不佳,順便增大減值項目,使這年的基數降低,下年度盈利有機會逆轉大翻身。
不過再看經營現金流,去年維他奶收入大減從75.2億下跌至65.01億元,去年集團的經營活動所得現金淨額為12.59億元,但今年只得1.24億元。收入下跌一成左右,但經營活動所得現金淨額卻跌九成,經營活動現金流與收入的相距如此鉅大,令人憂慮。
在大家心目中,維他奶績優及產品口碑好,作風穩健,但看資產負債表中,原來這家公司已不如大家心目中這麼穩健,去年集團已出現流動負債淨值1.14億元,今年擴大至4.75億元。流動負債是指一年內需要償還的債務,出現淨值代表集團的流動資產不足以應付一年內需要償還的債務,情況可謂不太好。維他奶近年的財務成本大幅增加,從5年前170萬元,攀升至2,307.1萬元,須知道在虧損前一年,維他奶的全年盈利都是5億多,2,300多萬的財務成本差不多佔去公司5%的盈利。難怪這家昔日明星企,股價繼續尋底,表現惡劣。
(利益申報:筆者為證監會第6類 - 就機構融資提供意見的持牌人士,編號BGU294。執筆時,筆者沒持有以上股份。以上純屬個人意見,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或勸誘。)
————作者簡介————
李海欣現職於道勤資本,曾在多間本地領先的企業融資、商業估值及資產管理公司工作,具備投資方、承銷方及獨立評估方的經驗,能從不同持份者角度出發及分析。她曾參與及完成不少著名專案,類型包括初創企業、重大資產出售及收購等。
李海欣投資風格以穩重見稱,擅長發掘估值低廉的潛力股及具備事件驅動因素的企業,在她擔任華富財經《價值航行》作者期間,專欄模擬組合從成立日2017年3月9日至2021年9月13日期間,獲得42.76%回報,同期恒生指數只得9.84%。
有興趣睇多啲 Helen 嘅文章,可以follow 埋佢個Facebook: 李海欣 Helen Lee
--------------------
想了解多一點關於我們的Freelance matching平台,請follow我們
Facebook: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WiserMatch/
WiserMatch是一個Freelance matching平台,立即登記成為WiserMatch 會員,獲取更多免費資訊。